数与运算的整体性(章瑞华)-ag真人国际官网

栏目标题
快速通道
数与运算的整体性(章瑞华)
发布时间:2024-05-20   点击:   来源:原创   录入者:章瑞华

首先,我们必须看到数与运算密切相关,数失去运算也就没有意义了。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表达与数的大小,整数、小数的表达有赖于记数符号和位值概念,任何一个整数或小数都是不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的结果,而每一个位置上的数又都是该数字值与其位置值的积,如个位上的3是3×1的积,十位上的3是3×10的积,百位上的3是3×100的积。因此,整数或小数的认识离不开运算。同样,任何一个分数也都可以看作由几个分数单位相加得到的,如3/5是3个1/5相加的结果,这可以通过图形直观来说明。数的大小也与运算有关,如在自然数的认识中,通过自然数的“直接后继”( 1)得到后续自然数,这便在定义自然数时给出了自然数的加法。随着认数增大,出现更大的计数单位“十”“百”“千”“万”等。不难看出,整数、小数的加减法本质上是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的累加与递减;分数相加减时,从分数的意义出发,需要统一分数单位。因此,无论是整数、小数还是分数的认识,都与运算密不可分。

其次,数的认识与运算分别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。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,陈述性知识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前提条件,程序性知识的形成会促进新的陈述性知识的掌握。因此,单纯教学数的概念意义不大。有学者指出,只向学生传授陈述性知识是远远不够的,必须把陈述性知识的教学与程序性知识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。学习四则运算必须通过理解算理达到掌握算法,而对算理的理解必须依据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意义的理解,就像整数、小数和分数相加减,都要归结为相同计数单位(分数单位)上的数相加减。让学生从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的视角理解算理,建立起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联系,有助于他们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结构。

四、算理和算法的一致性

审视历次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,都强调算理、算法的重要性。算法是指在解相同类型的计算或问题的时候,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总能得到结果的程序。算理则是指说明这种程序的合理性或理论依据。

在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中,整数加减法强调相同数位对齐,小数加减法强调小数点对齐,分数加减法则强调分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。其中,算法的一致性是明显的,也就是要求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。其算理在于,整数、小数、分数的四则运算本质上都是对计数单位进行运算,加减法表现为对计数单位的累加或递减,由于乘法是“同数连加”,除法是“同数连减”,作为加减法的高级运算,乘除法仍然可以看作对计数单位的累加或递减,在算理上是一致的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比如,整数乘法也可以通过将乘数拆分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的和,再依据运算律进行运算,如24×3=(2×10 4×1)×(3×1)=(2×3)×(10×1) (4×3)×(1×1)。也就是计数单位上的数与计数单位上的数相乘,计数单位与计数单位相乘,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合起来。这样的横式展示了整数乘法的算理,小数乘法、分数乘法以及除法运算的算理也可以类似说明。不过,如此说明需要以运算律和有关运算性质为基础,适合在中高年级的适当阶段或单元复习整理时进行概括,这也是新课标在第二、三学段的“教学提示”中提出要求的原因所在。

附件

关闭窗口
打印文档
主办单位: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  
地址: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-mail:
ag真人国际官网的技术支持: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   访问统计
"));
账号登录
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?
网站地图